|
計畫名稱
|
計畫主持人
|
計畫內容
|
工作內容
|
專長需求
|
| 台灣光子源升級磁格研究開發 |
黃暖雅 |
因應全球同步輻射光源邁向繞射極限儲存環(Diffraction-Limited Storage Ring, DLSR)之發展趨勢,本計畫以提升台灣光子源(TPS)光源品質為目標,聚焦於亮度、同調性與穩定性等核心性能升級。本計畫將於現有TPS隧道空間內,透過加速器磁格升級的關鍵技術導入,進行全面的可行性分析與技術評估,為下一代 TPS-II 升級計畫奠定關鍵基礎。
|
運用加速器磁格模擬工具(如 OPA、MAD-X、Elegant、AT under MATLAB)設計 TPS 儲存環升級磁格,進行線性磁格設計與非線性束流特性優化。與跨小組團隊合作,結合工程可行性與使用者導向需求,推進整體設計收斂,尋求最適化系統方案。
|
歡迎對粒子加速器與先進光源研發充滿熱情與創意的夥伴加入 TPS 升級研發計畫!具備下列條件者尤佳:
1、物理、光電、或相關理工背景
2、具英文文獻閱讀與技術簡報整理能力
3、熟悉程式撰寫(如 MATLAB、Mathematica、Python、C/C++、Linux Shell Script 等)
4、具獨立研究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
|
| 同步加速器儀器控制系統軟硬體整合與研發 |
廖志裕
|
開發同步加速器儀控系統,整合馬達控制與影像診斷功能,提升加速器穩定性與效能。
|
參與同步加速器控制系統軟硬體研發,包含感測與驅動模組整合、馬達控制、影像診斷、現場測試與系統優化,並撰寫技術文件與協助知識傳承。
|
需求條件:
1.電機、電子、機電整合或自動化等科系背景
2.具備基本程式設計能力(如Python 或 Matlab)
3.能理解基本電路邏輯,並可進行簡易維護與除錯
4.良好溝通能力與主動學習態度
具下列條件者尤佳:
1.對控制系統與自動化有興趣,並能配合進行現場測試與系統整合
2.對馬達控制、影像處理或資料擷取等技術有基礎認識或學習意願
3.有Linux 基本操作經驗
4.能協助系統建置、測試與撰寫技術紀錄
|
| TPS線型加速器運作
|
姜惟元
|
TPS LINAC 相關研究工作與性能提升計畫,進行LINAC效能分析與優化,並協助線型加速器系統升級作業。
|
1.TPS 線型加速器系統數值分析模型建立,並進行相關的操作條件優化與效能分析。
2.TPS 線型加速器系統運轉操作參數研究與系統維護。
3.協助 TPS 線型加速器系統升級計畫相關工作。
|
1.加速器物理相關基礎知識(其中以注射器相關知識最為看重),並具備使用ASTRA、ELEGANT、IMPACT-Z/T Code、GENESIS、PUFFIN 等與加速器相關計算軟體的使用經驗(需熟稔其中至少兩項)。
2.有注射器系統研究工作經驗者尤佳。
|
| 同步輻射技術運用於藥物傳輸與結構分析
|
林易弘
|
同步輻射產生的高強度、高解析度光源,用於分析藥物結構或其傳輸系統的分子機構,能為藥物傳輸領域提供前所未有的精準觀測與分析能力,有助於新藥開發、藥物載體設計以及個人化醫療策略的發展。
|
推動同步輻射分析技術至生技醫藥產業應用
|
生化與生醫工程系所
|
| TPS47 光束線建造、測試與用戶服務
|
廖彥發
|
協助TPS47實驗站建造,測試與維護,支援用戶實驗,執行相關計畫。
|
協助TPS47實驗站建造、測試與維護、支援用戶實驗、執行相關計畫。
|
物理,化學與材料等相關理工科系
|
| X光投影顯微術(奈米/微米級X光斷層掃描)
|
殷廣鈐
|
主要工作為協助運轉TPS 31A1實驗站, TPS 31A2 實驗站,協助TPS31A1影像資料處理或以及開發超高速影像臨場實驗相關設備. 協助TPS31A2 實驗站影像資料處理發或臨場實驗相關設備。
|
1.斷層掃描軟體以及巨量資料處理。
2.TPS 31A PXM 實驗站發展工作,發展高速3D斷層掃描原位(in-situ)實驗,奈米級X光影像。
|
具備下列其中一項能力:
1.對於軟體、影像處理、人工智能、機器學習任一項具備知識或強烈興趣者
2.或是對X光斷層掃描實驗有經驗者。
|
| X光鏡片拋光及檢測
|
徐名瑩
|
X光鏡片拋光及檢測設備開發
|
1.X光鏡片拋光設備設計組裝
2.拋光設備控制系統及相關拋光演算法開發
3.X光鏡片量測系統設計組裝
4.量測控制系統及量測演算法開發
|
具備下列其中一項能力:
1.機構設計
2.有限元素分析
3.計算流體力學分析
4.程式語言撰寫
|
| 三維軟X光細胞影像與疾病研究 (Soft X-ray tomography for 3D cell imaging)
|
陳建樺
|
此計畫將參與 TPS-24A 軟 X 光斷層掃描實驗站之細胞生物學實驗與光束線操作;與國內研究團隊合作,運用 SXT 三維影像技術探討疾病發生與發展的機制;負責樣品製備、影像擷取、三維重建及定量數據分析; 參與跨領域專案團隊,整合同步輻射設施與先進運算工具,以提升疾病機理研究的解析度與準確性。
|
1. TPS-24A 生物樣品的處理與製備 (Sample preparation)
2.光學顯微鏡以及光束線的操作 (access to and operate high-end optical imaging systems)
3.影像處理以及數據分析 (image process and big data analysis)
|
物理、化學、生物或其他理工相關領域碩士/博士學位,並對光學影像、影像處理、生物物理及細胞生物學等跨領域研究充滿熱忱者
|
| TPS 15A微米晶體結構解析設施運維及非常態結構研究及應用
|
李之釗
|
TPS 15A 為一解析單晶結構之光束線。而了解結構是為了探討結構和物性、化性之間的相關性。這也是材料研究的一個基本命題。只有知道結構,所有的研究才有實際的根據。著名的例子如2023 年的韓國溫超導體事件,最後因為結構解析出來,而證明是錯誤的報導。由此知單晶結構解析之重要。
而TPS 15A 更進一步的,進行進階單晶結構研究,提供各種的非常態結構解析(如高壓、超低溫、照光、時間解析等)。人類將進入太空或深海領域,若對材料的了解,還只在室溫室壓的範圍,則面對了各種不測的風險。所以我們要進行各種的非常態結構解析。是TPS 15A 的重要發展方向。也希望吸引國外學者前來使用。非常態研究目標可說是充分利用了同步輻射光源光斑小、高強度的特性以及TPS 15A光束線利用同步輻射本身所具有的時間解析力,來進行新穎物質動態結構的研究。達到物質在使用狀態下的結構資訊捕捉。因此,此光束線對於國內基礎科學、材料、藥物研發,以及國際合作等,將有很大的貢獻。
|
1.協助TPS 15A微米晶體結構解析設施的建造、維護,以及用戶支援。
2.非常態結構解析。
3.理論化學計算。
|
物理、化學、材料等相關科系,具下列條件尤佳:
1. 單晶結構解析知識或修過結晶學。
2. 對程式語言(如python)有概念。
3. 具英文聽說讀寫能力。
4. 能閱讀、撰寫中英文操作手冊。
5. 喜歡組裝測試設備。
|
| TLS 01C1 X光吸收光譜實驗站運轉與維護
|
吳泰興
|
維持X光吸收光譜實驗站(BL 01C1)的正常運作,並進行其功能提昇。與國內外合作研究團隊合作,協助國內外用戶,利用X光吸收光譜實驗站進行尖端同步輻射實驗。
|
1.擔任BL01C1光束線經理
2.協助用戶調光與實驗架設
3.協助發言人之相關學術研究
|
1.物理、化學、化工、材料等相關科系碩或博士畢業。
2.具備同步輻射實驗經驗者尤佳。
|
| TPS 20A 粉末繞射設施運維
|
賴彥仲
|
1.TPS 20A二維繞射光束線建造、試車及運轉維護。
2.參與粉末繞射之相關研究。
|
協助TPS20A建造、試車、用戶服務與運轉維護。
|
1.理工相關科系畢業。
2.繞射或結晶學相關研究經驗。
|
| X光奈米繞射實驗站運轉與維護
|
蔣慶有
|
計畫內容主要為協助維護此實驗站與支援TPS21A用戶,利用90 nm聚焦白/單X光光源進行掃描式影像分析。研究項目含括材料微尺度結構分析、晶體與電子結構影像學、X光臨場實驗執行。領域橫跨金屬、能源、半導體、薄膜、陶瓷、環境科學等材料,對其物理、結晶、缺陷、擴散、損傷等特性進行分析。
|
1.支援部份X光奈米實驗站用戶實驗
2.協助相關計畫執行
|
1.X光繞射基礎。
2.物理、化學、材料、機械、環境碩士或博士畢業。
|
| TPS 43A1超高真空光電子能譜實驗站建造計畫
|
謝尚憲
|
1.協助TPS43A1超高真空光電子能譜實驗站及光束線之建造及試車。
2.以同步輻射相關顯微技術探討二維材料之基本物理化學性質。
|
參與光電子能譜術實驗站及光束線 (TPS 43A1)的建造及試車,並利用同步輻射相關能譜及顯微技術探討新穎二維材料(TMDs, MXene等)的基本物理和化學性質。深入學習半導體物理基礎理論,支持半導體相關研究工作。
|
理工科相關科系碩、博士,具下列經驗者尤佳
1.同步輻射相關實驗經驗。
2.超高真空系統設備組裝和維護經驗。
|
| 紅外光譜影像技術在精準醫學中的應用
|
李耀昌
|
精準醫學(Precision Medicine)在近幾年取得了顯著的進展。透過個性化的基因、蛋白質及代謝物分析,疾病診斷的準確性得到了顯著提升,並提供了更具針對性的治療策略。在此領域中,傅立葉轉換紅外光譜成像(FTIR Imaging)與衰減全反射傅立葉轉換紅外光譜(ATR-FTIR)技術已成為疾病診斷及代謝物分析的重要工具。這些技術能夠無標記(label-free)地分析生物樣本,包括血清、細胞及組織切片,並提供豐富的化學信息,進而促進疾病的分類與分級。 本研究旨在利用FTIR成像技術分析血清樣本的紅外吸收光譜,通過提取光譜特徵探討不同疾病狀態下血清成分的變化。此外,藉助ATR-FTIR技術,我們能深入分析特定代謝物的紅外指紋區域(fingerprint region),精確識別與疾病相關的化學變化。這些光譜數據提供了大量的結構與功能信息,為疾病診斷及預後評估提供了重要依據。 為提升分析效率與準確性,我們建立了一套整合 VB.NET 與 Python.NET 的智慧分析平台,導入多種機器學習方法進行光譜資料處理與疾病分類。此平台首先透過主成分分析(PCA)進行特徵降維,並搭配線性判別分析(LDA)或支援向量機(SVM)進行疾病分級。此外,我們亦引入隨機森林(Random Forest)與梯度提升機(Gradient Boosting)等非線性分類演算法,以提升對複雜疾病模式的辨識能力。系統亦具備自動篩選關鍵光譜區段的能力,並可與臨床資料進行整合分析,以預測疾病進程與診斷結果。 本研究結合FTIR光譜影像技術及VB.NET與Python機器學習進行人工智能的分析,建立了一套高效、無標記的疾病篩檢與分級方法。此方法有望應用於癌症、代謝性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的早期診斷,並為個人化醫療決策提供關鍵支持。
|
1.協助用戶實驗站的教育訓練及其實驗的進行。
2.協助擴展紅外光譜顯微術及其相關衍生技術在臨床醫學診斷的應用。
3.協助開發機器學習進行臨床病理分析方法。
|
1.生命科學相關科系畢業。
2.具細胞培養技術者尤佳。
|
| TPS39A 奈米角解析光電子能譜光束線運轉與維護
|
鄭澄懋
|
TPS39A 奈米角解析光電子能譜光束線運轉與維護,協助執行二維半導體相關科學研究課題
|
1.TPS 39A 奈米角解析光電子能譜光束線運轉與維護
2.協助執行二維半導體相關科學研究課題
3.協助用戶進行實驗
|
物理、材料、化學或其他理工相關科系,具超高真空系統經驗尤佳。
|
| 建造TPS 35A2實驗站及進行氣膠在大氣中反應的研究
|
劉振霖
|
我們目前正在於TPS35建造一座可以讓測氣膠光電子的實驗站,準備用來進行氣膠研究;另外,我們目前正在建造一台氣膠質譜儀(aerosol mass spectrometer),兩者皆預計114年可以建造完成、開始commission。並開始進行在大氣中的PM2.5的對大氣及人體的影響非常顯著,而台灣也有一些特殊地域性的反應物,此質譜儀建造完成後,將配合TLS的VUV Beamline來於量測氣膠或 PM 2.5 內含物的分子質量,及進行 PM 2.5 在大氣中可能反應的反應行為、反應速度、產物…等。
|
1.協助建造目前計畫中的TPS35A2實驗站及未來進行的實驗。配合未來用戶的需求、討論,進行各項細部實驗站建造的細部規畫。
2.擔任TPS35A2實驗站經理,安排、服務前來使用的用戶,並負責維護實驗站。
3.進行大氣中的氣膠和氣態的一些分子的反應研究。
|
1.對自己親手設計、組裝儀器及科學探求有興趣者。
2.有物理化學、化學物理、使用真空系統的實驗背景。(有使用MALDI,Laser, origin, SolidWorks的經驗為佳)
|
| TPS 13A生物結構小角度X光散射設施運維與功能提升
|
鄭有舜
|
協助 TPS 13A生物結構小角度X光散射設施運維與功能提升。
|
主要工作內容為協助同步輻射研究中心TPS 13A 小角度X光散射實驗站及生物物理實驗室的相關維護及升級工作。 包含數據收集,數據整理,系統教學,用戶飾演支援。
|
1.具備理工-生物科碩士學歷。
2.有使用儀器介面、數據分析軟體等經驗;
3.有科學研究興趣及技術協助服意願。
4.有X光或蛋白質-軟物質相關研究經驗尤佳。
5.有學習與服務的熱忱尤佳。
|
| TPS43A 運維
|
劉柏宏
|
TPS43A2、A2 實驗站之試俥、運轉維護與用戶支援
|
台灣光子源(TPS) 新建43A 光束線將於116年出光,役男會參與近室壓光電子能譜(NAP-XPS) A2、A3實驗站試俥,並在PI 指導下發展相關實驗技術與進行前沿科研題目以完善實驗站功能。役期間用戶數量仍在上升階段,役男也會參與用戶支援。
|
1.理工科背景,喜歡動手做實驗。
2.喜歡科研儀器建造測試與數據分析。
3.具溝通能力,喜歡協助用戶實驗以增廣見識結交朋友。
|
| 開發新型凝膠聚電解質材料於柔性能源裝置應用
|
莊偉綜
|
利用同步輻射X光吸收 散射與繞射等光譜技術研究凝膠聚電解質材料結構解析,並應用於柔性能源裝置
|
1.學習使用同步輻射X光吸收,散射與繞射等相關技術
2.發凝膠聚電解質材料
3.柔性能源裝置組裝與設計
|
理工背景碩博士
|
| 小角度/廣角度X光散射技術研究
|
蘇群仁
|
維持中心小角度/廣角度X光散射實驗站(TLS23A)的正常運作,並進行其功能提昇和發展分析技術。協助國內外用戶,利用小角度/廣角度X光散射實驗站進行尖端同步輻射實驗,並部分參與TPS14A小角度X光散射實驗站的建造。
|
1.協助實驗站之國內外用戶調光與實驗儀器架設及數據分析。
2.協助小角度/廣角度X光散射相關學術研究。
3.協助TPS14A光束線建造
|
1.物理、化學、化工、材料等相關科系碩或博士畢業。
2.具備同步輻射實驗經驗者尤佳。
|
| 化學反應動態學研究
|
李世煌
|
化學反應動態學實驗站為一交叉分子束系統,利用同步輻射真空紫外光源,可進行氣相之化學反應實驗,偵測反應產物在不同散射角的飛行時譜,進而求得產物動能分佈和空間角度分佈。在光分解實驗,採用熱裂解及光解法來產生多原子自由基,作為光分解反應的自由基束源,研究自由基在可見光或紫外光區之光分解動態學性質。在碰撞反應實驗,使用脈衝式高壓放電法來產生原子或自由基,作為碰撞反應的原子或自由基束源,如碳、氮、氧、氟等原子,CH、C2H、C3H、C4H等碳氫自由基。研究原子或自由基與大氣分子之反應動態學特性,探究原子或自由基在大氣化學反應之重要性。總言之,研究目的是為了瞭解多原子自由基的光分解機制,以及原子或自由基與分子或自由基之間的反應機制,進而瞭解大氣中自由基因光分解和化學反應所造成的消長。
|
1. 協助本研究團隊之實驗計畫
2. 協助用戶使實驗順利進行
3. 維護實驗設施之正常運轉
4. 採購實驗相關設備與耗材
5. 執行計畫主持人所交付之工作
|
化學、物理、理工相關科系之碩博士,具以下專長者尤佳。
1.理工學門實驗經驗或量子化學計算經驗。
2.製圖軟體(e.g., solidwork)或實驗元件設計經驗。
3.無以上專長但具有強烈學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