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In Focus

同步輻射、用戶年會、台灣光子源、新穎材料、中子、散射、反射
第二十九屆用戶年會暨研討會於10月23至26日順利舉辦
2023/12/07
       「第二十九屆用戶年會暨研討會」已於10 月23至26日舉行,今年用戶年會主席為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闕郁倫教授,國輻中心由莊裕鈞博士負責籌辦規劃。除了用戶年會外還有兩個研討會,且今年適逢中心舉辦「光源啟用三十週年慶」活動,同時也協辦清華大學「陳守信中子科技與應用榮譽講座」。年會總計邀請32位國內外學者專家給予演講(含光環論文獎),本次會議實際與會的人數為504人,整體氣氛熱絡。

  用戶年會第一天上午舉辦「光源啟用三十週年慶」活動,行政院陳建仁院長、國科會林敏聰副主委、李遠哲院士、周美吟院士、陳力俊院士、王瑜院士、吳茂昆院士、陳建德院士以及多位立委、主管機關長官及新竹市長蒞臨慶祝活動,尤其難得邀請到早期創建中心的前輩閻愛德教授、張秋男教授,以及許多退休同仁、中心用戶等數百位參與者出席盛會。

  第二天由本中心徐嘉鴻主任簡報中心現況與未來展望,用戶大會則由用戶執行委員會主席與中子用戶執行委員會主席報告現況,中心主管亦在場回應各種用戶與實驗設施發展等議題。同時,邀請九位各領域傑出用戶進行精彩的演講。為提升台灣在加速器光源領域研究水準所設立之「光環論文獎」,今年評選「自然科學領域」論文,由國輻中心李耀昌博士的研究團隊獲獎,李博士於受獎後發表演講與大家分享研究成果與榮耀。

  第三天早上舉辦路跑活動,吸引203人共襄盛舉,下午與清華大學合辦「陳守信中子科技與應用榮譽講座」,交流中子科學之尖端研究。今年參與壁報展示十分踴躍,共有246篇壁報展示,其中12篇入選口頭報告比賽,其餘234篇皆參加壁報展示比賽,因此,壁報發表人員在壁報展示時間分享研究成果,較以往更加熱烈。經各組評審審慎嚴謹評選,簡列優秀得獎名單如下(詳細得獎名單請查看會議網站),得獎者於第三天大會晚宴中接受頒獎表揚。大會晚宴首次邀請清華大學紫荊大使擔任主持及協助頒獎活動,提升中心與大學的多方面合作。晚宴在本屆UEC主席闕郁倫教授的感性致詞後將下屆UEC主席的棒子交接給臺灣大學化學系的陳浩銘教授。

  各組口頭報告比賽之「台灣之光」獎: 
組別 得獎人之單位姓名(指導教授)
生物科學組 中央研究院 王詠霖(李宗璘博士)
材料科學組 清華大學 高于晟(吳品鈞博士)
物理化學組 國輻中心 T. L. Nguyen(A. A. Chainani博士)

  各組壁報比賽之「優等獎」:(依英文姓氏排列)
組別 得獎人之單位姓名指導教授
生物科學組 國輻中心 梁秉中李耀昌博士
陽明交通大學 武家昀(蕭育源教授
材料科學組 陽明交通大學 陳柏嘉(吳欣潔教授
清華大學 陳柏豪(黃暄益教授
國輻中心 陳琬婷(許瑤真博士
臺灣科技大學 K. Lakshmanan(蘇威年教授
淡江大學 梁喻惠(杜昭宏教授
臺灣大學 王冠博(陳浩銘教授
清華大學 王詠鈞(朱英豪教授
物理化學組 清華大學 陳仕倫(湯茂竹博士
輔仁大學 林尚緯(楊小青教授
國輻中心A. R. Shelke(A. A. Chainani博士


Workshop I: 新穎材料的XAS-XMCD(XAS-XMCD of Novel Materials)

  同步輻射光源提供了獨特的研究技術,尤其在探索新穎材料方面。此次研討會旨在廣泛地探討台灣磁學和磁性材料研究的主題,透過研討會建立一個即將興建於TPS 33A光束線的用戶群,藉此與國內科研先進充分交流,形成共識,為未來數年新光束線和實驗站的建造提供指引。研討會由國輻中心的Ashish A. Chainani博士籌備,並邀請了12位國內研究學者擔任講員,分享同步輻射光源在他們科學研究上的可能應用。

  首先,由國輻中心科學研究組組長陳家浩博士致歡迎詞,並做簡短的開場白。接著,淡江大學的彭維鋒教授報告了利用軟X光光吸收(XAS)和軟X光非彈性散射(RIXS)探討XY-like spin-glass (Ni0.40Mn0.60) TiO3自旋與晶格耦合的物理機制。成功大學的黃榮俊教授則報告了二維凡德瓦材料Cr2Te3薄膜電子及磁性結構的研究。清華大學的朱英豪教授報告了高解析X光繞射、軟X光光吸收和磁圓偏振二向性能譜學在高熵磁性合金研究中的應用。彰化師範大學的王柏堯教授報告了應用軟X光磁圓偏振二向性能譜學來研究反鐵磁薄膜引致的垂直磁異向性。國輻中心的林彥谷博士報告軟X光光吸收能譜學用於研究電化學界面上電子價態的變化。最後,陽明交通大學的曾院介教授報告了軟X光光吸收和磁圓偏振二向性能譜學在解決半導體和自旋電子材料方面的關鍵角色。

  下午場次由臺灣大學的白奇峰教授開場,他介紹了自旋軌道扭矩結構的磁阻隨機存取記憶體(SOT-MRAM)的最新進展和所面臨的挑戰。接著,臺灣大學的黃斯衍教授報告新興的電荷-自旋轉換現象。曲丹茹教授(臺灣大學)介紹了在磁性材料中產生非傳統自旋電子流的相關研究。秦伊瑩教授(中正大學)則報告多個利用軟X光光吸收和磁圓偏振二向性能譜學研究新穎材料的案例。隨後,國輻中心的莊子弘博士介紹即將建成的光電子動量顯微實驗站的功能和試車結果。而吳文斌博士(國輻中心)報告了TPS 33A新光束線的光學設計和建造時程。最後,研討會籌備人Chainani博士做了全場總結,圓滿結束當天的活動。

Workshop II: 中子繞射與反射應用研討會(Neutron Diffraction and Reflectivity Workshop)

  國輻中心除了長期致力於同步輻射技術的發展外,為促使同步輻射技術在台灣學術研究工業應用上發芽茁壯,近年來也大力支持駐澳洲ANSTO中子小組推廣中子散射的應用。此研討會邀請八位國內專家學者分享其應用中子繞射或反射技術進行之研究成果。

  上午首先由國輻中心副主任魏德新博士為此研討會開幕致詞,緊接著是由四位學者報告中子粉末繞射的演講。首先登場的是淡江大學物理系的杜昭宏教授報告了YBaCuFeO5的晶體結構、磁性質中子熱繞射及共振X光散射的實驗結果,藉由改變銅鐵比例,使用不同燒結溫度以及焠火條件對銅和鐵在晶格中的分布進行調控,進而改變YBaCuFeO5的磁有序及鐵電性質。接著由中山大學物理系的Kakarla D. Chandrasekhar博士報告中子繞射於多鐵材料相關實驗結果,得力於中子對不同原子的散射能力相異於X光,中子粉末繞射對於研究離子在晶格中的分布情形。臺灣海洋大學光電與材料科技學系陳政營教授則針對陽離子無序分布對於凱斯特石(Kesterites)薄膜態太陽能電池效能影響,銅鋅的離子的佔位缺陷會造成轉換效率的降低,而摻雜銀可以壓制缺陷的產生進而提升性能。最後,臺灣大學凝態科學研究中心陳威廷博士介紹了新穎含汞鈣鈦礦化合物的高壓合成及中子繞射研究的成果,為上午的議程做一結尾。

  午餐之後由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孫亞賢教授展開下午的第一場演講,他介紹利用中子反射結合小角度散射技術探討嵌段共聚物薄膜的形貌變化。接著由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李志浩教授介紹熱退火後不同覆蓋層與硼元素擴散行為,並利用X光與極化中子反射來進行探討。國輻中心中子小組黃子晏博士介紹中子反射儀及有機太陽能電池薄膜應用,最後則由臺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楊延齡教授介紹利用分子動力學來模擬高分子薄膜之中子反射曲線。這次會議進行得相當順利,除分享各專家學者的同步輻射與中子束光源技術使用經驗外,亦針對未來尖端研究之需求提供建議。
第二十九屆用戶年會暨研討會團體照。
戶年會精選照片,上排:光源啟用三十週年慶團體照;中排左起:大會演講、光環論文獎頒獎典禮、陳守信中子科技與應用榮譽講座;下排左起:用戶參與壁報展示比賽、研討會一、研討會二之盛況。